宁波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5.20)
各位理事、监事:
近段时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残联系统积极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也为疫情防控开展了防疫物资的筹募活动,共接收口罩27750个,医用手套6150付,各种规格的消毒液5080瓶,消毒湿巾纸1370包,医用酒精6560公斤,全力以赴做好残疾人疫情防控工作和助力全市残疾人服务机构复工复产。
下面,我代表基金会向各位理事汇报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安排。
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基金会圆满完成了2019年预定工作任务。全年总收入50.19万元,开展慈善活动支出38万元,占上一年总收入的75.71%,管理费用支出1.4万元,占本年总支出的2.8%,支出占比符合《慈善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一、换届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基金会建设,促进基金会健康发展,去年5月,基金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的各项程序,选举产生了宁波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同时根据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特别是2016年修订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宁波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章程》。
二、聚焦残疾人领域的难点问题,精心实施助残公益项目
(一)围绕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开展残疾人家庭家居环境改造公益项目。住房问题,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困难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住房安全需求尤为迫切。根据专题调研测算,宁波还有近3000户困难残疾人的房屋内存在屋顶危漏、墙皮脱落、灯光昏暗、电线老化、家具破败等“黑乎乎、脏乎乎”的问题。但是,目前屋内环境改造不在政府基本保障服务范围内。2018年,市残联在奉化区试点“净居亮居”工程的成功,探索出了改善困难残疾人居家环境的有效路径,使残疾人深深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为进一步帮助我市困难残疾人家庭改善家居生活环境,2019年6月,基金会与市慈善总会联会制定了困难残疾人家庭“净居亮居”项目工程实施方案,决定对全市家居生活环境破漏旧黑、必要的生活和无障碍设施缺乏、水电气安全隐患突出等居住环境恶劣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净居亮居”项目工程,改善困难残疾人家庭居住环境。2019年经区县(市)残联排摸列入改造任务并计划在2020年春节后一个月完成的170余户困难家庭改造,在市慈善总会、雅戈尔集团、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市建筑行业协会和行业企业等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的支持下,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其余的因疫情影响,有关地区刚启动改造。
这是我们基金会近年来自主的较大的一个项目,通过实施这个项目,我们收获了三方面心得:
一是项目坚持了需求导向,净的是家庭,亮的是心灵。部分残疾人家庭由于生理、心理因素,对生活失去信心,居家环境存在漏雨漏风、电线煤气安全隐患多、起居无障碍设施缺失等问题。对此,市、县两级残联组织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认真做好排摸,精准选择困难残疾人家庭,同时兼顾残疾人家庭生活习惯以及与镇街、村社工作配合对接情况,为项目顺利实施打牢基础。同时县级残联牵头组织做好事前评估踏看、现场施工安排、残疾人财物放置、个性化需求认定、施工中沟通、验收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针对每户家庭的不同需求,形成“一居一案”,力争通过生活场景的更新,让残障人士家里更安全、干净、敞亮,帮助他们重拾对生活和对社会融入的信心。
二是项目整合了多方资源,专项资金撬动,吸引社会爱心力量参与。“净居亮居”项目采取“残联牵头、社会参与、残疾人受益”的运作模式,对困难残疾人家庭房屋内的屋顶、墙体、门窗、照明、无障碍设施等进行优化改造,所涉资金、物质、人力采取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解决。“净居亮居”项目是救急难、帮特困公益助残理念的具体显现,是运用社会化工作手段推进残疾人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也是发挥慈善组织和基金会对残疾人业务拓展作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凝聚了市县残联组织、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慈善总会、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组织和人士对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关怀关爱,既是对党委、政府残疾人安居工程等一系列助残政策的有益补充,更是吸引凝聚社会各方爱心助残资源的有效载体。
三是项目加强了示范引导,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县残联组织通过奉化区试点改造成果展示,于2019年8月13日在市慈善总会和市社会组织促进会联合主办的“慈联汇”慈善项目推介会上开展“净居亮居”项目工程推介,通过市慈善总会专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腾讯“99公益日”开展项目资金募集,在住建系统各行业协会和行业企业发起参与困难残疾人家庭居家环境改造项目倡议,相关活动被市、县电视台、宁波日报及网络媒体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进行持续的多元化宣传报道,扩大了项目知晓度,提升了项目和基金会影响力,充分反映了项目在精准扶贫方面的贡献,并以此为载体,吸引与凝聚更多关爱残疾人的爱心资源与力量,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提高残疾儿童生活品质,举办“跟着残奥冠军学游泳”公益夏令营活动。为充分发挥残奥冠军“王益楠”的专业特长和品牌效应,进一步丰富我市残疾儿童少年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学习技能、拓展视野、提升素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助力残疾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发现和挖掘残疾儿童少年的体育人才苗子,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7月21日至2019年7月30日,宁波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宁波市残联、余姚市残联在余姚阳明山庄共同组织举办了为期10天9晚的“跟着残奥冠军学游泳”暑期夏令营公益活动,来自全市19名6-16周岁的肢体(包括脑瘫)、视力残疾且基本无游泳基础的儿童少年参加了此次举行的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开设了水上安全教育培训、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教育、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文娱活动及其他综合素质培训、公益理念与公益活动体验等课程。通过本次活动,这些残疾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学会了爱和包容,在闭营仪式上孩子们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更是充满了温馨和感动。
(三)积极联系,主动对接公益项目。积极主动对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有关部门、有关行业,争取更多的善款善物资源。2019年,“海亮·爱星(救助自闭症)行动公益”项目低保或单亲家庭且在自闭症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的自闭症患儿4人,25000元,残疾人大病医疗救助项目10人,5万元,接收通过杭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的每台价值5280元“ROKID ALIEN·外星人”35台,合计人民币184800元,分配给全市残疾人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浙江省困难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12人,每人5000元;组织开展2019年浙江省残疾人家庭“顶梁柱”保险项目,为全市2400个困难残疾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提供意外身故、残疾、疾病身故、猝死、重大疾病等内容的保险;经宁波报业集团牵线爱心企业,向我市100名残疾人各捐赠了一份价值200元的冬季取暖用品;我们的理事单位日常也关心支持我们,甬港联在中秋期间收到了中秋月饼和水果礼盒的爱心物资,理事叶元珍马上想到我们残疾人,争取了200份价值2万元爱心礼品,让2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感受了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浓浓关爱之情;携手德清盘子摄影工作室,在全市开展“情系残疾人家庭•情暖夕阳•共筑美好中国梦”公益活动,为全市中老年残疾人免费拍摄结婚纪念照、肖像照。
三、工作中的主要不足
一是资金筹集能力低。在项目资金筹集上,局限性明显;二是与社会服务机构联系不够紧密,执行项目的渠道比较单一。
四、2020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基金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提出的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指示精神,依法合规开展资金募集和项目资助工作,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拓宽筹资渠道。巩固合作伙伴关系,维护好已有筹资渠道,做实捐赠人服务。积极利用网络、合作等形式,开辟新的筹资渠道,提高筹资水平。
二是加强基层调研。围绕残疾人精准脱贫,深入了解、研究、归纳残疾人需求,根据需求策划设立可持续开展的公益项目。继续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净居亮居”项目。
三是加强社会化合作。引导和团结更多的基层社团、社会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支持基金会工作,增加工作触角,丰富工作手段,拓展工作途径。